簡介

紫微楊,原名楊君澤,是香港的前報紙編輯及紫微斗數及玄空飛星風水研究者,曾在明報任職編輯主任。他亦是嶺南國畫大師楊善深之胞弟。

1980年代中期,在明報工作期間,於副刊版以筆名紫微楊連載有關紫微斗數的文章,後輯錄成書,引起香港、以至華人社會的一陣紫微斗數熱潮。 紫微楊,精通多門中國術數,對「紫微斗數」及風水學均別具心得,「紫微楊」之名早已不脛而走。在香港喜研術數的人,幾乎無人不識。

右一徐展堂先生(著名古董收藏家),右二饒宗頤先生(國學大師),右三楊善深先生(書畫大師,嶺南四家之一)右四紫微楊先生。
 

楊君澤,精通多門中國術數如「子平八字」、「六壬數」等,不過最具心得是「紫微斗數」,故外號「紫微楊」。

楊本身是全職報人,曾在多間報社工作,直至九十年代初退休時,都是《明報》的編輯主任,研究術數只是業餘興趣,所以求他算命的人極多,但獲他答允的人卻極少。但他為報界行家算命極為準確,所以名聲不脛而走。楊君著有不少文章,但關於玄學風水的書籍,卻只有《紫微閒話》、《燃犀日知錄》等八部。對於他的逸事,更是無從稽考。只知他閒時愛讀古書,退休後便潛心在家專研術數。

右一紫微楊先生,右二楊善深先生,右三饒宗頤先生,右四楊振寧先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聞名

紫微楊當然不是一般泛泛術數之士、相士,他是以紫微斗數聞名,所以以「紫微楊」冠之。他對術數研究,已進入精微的境界了。以他出版的著作為例:既有八字、紫微斗數、玄空風水、鐵板神數、六壬數,更有奇門遁甲,其中「奇門遁甲」的篇章更是作者研究了頗長時間 而又極少談及的一門術數。

由於紫微楊的國學根基深固,所以方能自學成家。紫微楊的另一面是報人,姓楊名君澤。楊君澤在報界時間甚長,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出掌《明報》編輯部主任—也是《明報》最興旺的時期。他主政編輯部期間,《明報》有不少版面是十分引人入勝的。如當年由魯金編的「街坊廣場」,知識性趣味性兼而有之,成為《明報》一大特色。今天《明報》老讀者談起仍然津津樂道。

紫微楊先生與馬仁騶先生(玄空風水大師)
 

除了普及知識版面,當年楊君澤遵金庸之命,主編「特稿」專欄。「特稿」每篇約二千字,被放置《明報》內頁頂端的四條字通欄,可見金庸的重視程度。

楊君澤在《明報》時,應金庸之邀在《明報》副刊寫了一個「清室氣數錄」專欄。這個專欄很受讀者歡迎,也受到金庸稱許。當時結集成書出版,一紙風行。

紫微楊先生與沈延發先生握手留念。
 

楊君澤在《明報》退休後,也在其他周刊寫專欄。紫微楊之名越寫越響亮。後來便有不少香港大機構、台灣、東南亞及海外華人、商界紛紛希望紫微楊能在術數學問範圍內幫忙,提供寶貴意見。結果「紫微楊」之名不脛而走,報人楊君澤反而少人聞問。

右三沈延發先生 (沈氏玄空學的作者一代宗師沈竹礽先生之孫)
 

平淡處世

紫微楊名氣大,但為人仍然保持低調和隨和,人緣極好。紫微楊與一般術數家迥然不同,他對《易經》曾下了苦工夫,靠實學起家的,加上氣度恢宏,從不以世俗功利錙銖算計,為人豁然開朗,善待人,也容人,所以有文人和學人氣質。

『紫微徑』

紫微楊所著《紫微徑》出版不到一個月,初版三千本便賣光再版。在這當時市道不好的香港圖書市場,不禁令人嘖嘖稱奇。《紫微徑》雖是一部涉及術數的書,但作者信手拈來,深入淺出,箇中不乏人生哲理,趣味盎然。

《紫微徑》的內容,絕大部分是出自作者於二零零七年為《蘋果日報》撰寫的同名專欄。此書包含的術數範圍廣泛,既有八字、紫微斗數、玄空風水、鐵板神數、六壬數,更有奇門遁甲,其中「奇門遁甲」的篇章更是作者研究了頗長時間而又極少談及的一門術數。作者耗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全力在文字上熷刪潤飾,從術數觀看世界,論盡人生。作者擱筆逾十年,讀者渴望多時,今在晚年出版《紫微徑》,堪稱難得佳作。

『紫微閒話』

借斗數談人生,以玄學說世情,從實際生活闡述斗數要義,深入淺出,言簡意賅,蘊含無窮人生智慧。

『術數述異』

搜羅風水術數奇聞異事,每個故事背後,均隱含風水學及各門術數之玄機,令你拍案驚奇﹗ 人生的禍福起跌、人與人之間的緣聚緣散,一切似有定數,在驚歎風水術數神妙之餘,亦讓你深思生命之奧義。

『紫微新語』

本書是《紫微閒話》的續篇,作者紫微楊繼續從命理看世情,借斗數論人生。

『清室氣數錄』

《清室氣數錄》是紫微斗數大師紫微楊所著, 該書從風水命理的角度講述清代歷史,從每一位皇帝的星盤入手,運用紫微斗數的專業理論,為各個皇帝算命,歷數每個皇帝的成敗興衰。

『天網搜奇錄』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生存在天網之下,天下之間,什麼事都有因有果。因果關係,可以用「數」算出來。

搜羅中國術數眾多門派,如鐵板神數、紫微斗數、子平命理、河洛理數、太乙神數、奇門遁甲、六壬數、易卦、風水學及掌相等獨到及傳奇之處,一窺各大門派的堂奧。

『蕉窗傳燈錄』

古人認為蕉樹最易招惹鬼物,如在荒塚野墳附近種有蕉樹,夜間再出現螢火蟲群飛,有人覺得這樣的景象很詭異﹔但亦有人認為荒塚是另一世界,月下蕉影移動,群螢飛舞,有若宮人傳燈,是一幕瑰麗的夜景。兩者皆是人的主觀,視乎你當時的心態而已。

本書結集多個近似聊齋的故事而成,題材上較為側重玄空學方面,對喜歡鑽研玄空學的讀者會有一定的幫助。其中有些詭異的地方,在術數上可作解釋及詳細論述。

『玄空紀異錄』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霎時禍福。」在當今科學發達時代,風雲變幻皆可預測,準繩度每每奇高。術數,就像用來探測氣象的工具,擅於掌握者,對人的禍福每能瞭如指掌。更可以達到轉禍為福、趨吉避凶的研習術數最高境界。

有人說一個人一生命運的好壞,關乎「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有人更說因為「一墳、二命」所致,祖先墓穴風水是「因」,後代子孫飛黃騰達是 「果」。後天風水就可補救不甚佳之「果」,本書以四個奇情風水術數故事去紀錄及分析當中極為成功又使人訝異的個案。但正如《飛星賦》所云﹕「人為天地之心,凶吉原堪自主。」也強調「心」始終是最重要。

『燃犀日知錄』

相傳有一種最簡單而能看見妖異的方法,就是燃燒犀角可以照妖,即「犀照」也,一些無法憑人的智慧去解釋或解決之事,由此得到啟示。本書記載一些不可思議的個案,既有業術數者的遭遇,亦有精於術數卻百思不得其解者,讀者不妨一同參詳,或者只有你才可知道箇中奧妙。